您目前的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我校“《中国古代哲学》校级优秀教学团队”举办团队建设研讨会

 

1.jpg

    2016年11月18日上午8:30,我校“《中国古代哲学》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研讨会”在和平街校区博物馆二层圆桌会议室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我校原副校长乔旺忠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导师李祥俊教授、我校国学院副院长李良松教授、我校原社科部副主任吴锦娟教授,以及我校《中国古代哲学》教学团队全体成员近20人。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中国古代哲学》教学团队负责人王梅红教授主持。

2.jpg

 

   首先,团队负责人王梅红教授代表团队向与会专家详细介绍了本团队的立项规划、建设历程和目前的发展现状。建设期间,团队在整体规划方面注重顶层设计,积极引进人才,重视团队整体实力的提升和队伍结构的优化,同时力推制度建设,保障团队工作实效性,自觉将《中国古代哲学》教学团队置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整体建设进程中,将团队建设提升到学校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发展规划层面,以培养全面、优秀的中医药人才为目标目前,《中国古代哲学基础》课程已纳入我校所有医学类专业、中药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计划之中。岐黄国医班《中国古代哲学》、研究生《传统文化讲座》、公共选修《中国传统哲学概论》课程,团队开展了相应的教材建设。建设期间,团队成员加强教育教学研究,主持相关教育教学课题6项,撰写、发表教育教学论文12篇;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注重以科研促教学,主持立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等各类课题近10项,发表研究论文30篇、译文1篇,主编著作2部、副主编1部、参编2部。根据“精心讲授,启发引导,注重衔接”的原则编排课堂教学内容,突出对传统哲学基本概念、原理及与中医学相互关联的讲授;在传播、教授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中国古代哲学》教学团队始终把握政治高度,突出中医特色,以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实践育人有机结合为教育教学方式,注重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医精诚”相结合的价值理念。总之,经过两年的建设,团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实现了预期建设目标。其后,团队成员裘梧老师向专家组细致介绍了与课程体系相配套的教材建设情况,主要包括教材编定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教材的具体章节和体例设计,以及进一步的修订、出版规划等内容。

   参会专家分别对团队的建设发展和教材修订等内容进行了指导与点评。

3.jpg

 

   乔旺忠教授首先充分肯定了《中国古代哲学》教学团队的建设工作和发展成效,认为团队自早期的哲学人文素养课程组,发展为现在拥有十余位博士学位教师的优质教学团队,在团队建设规划层面确实下了很多功夫;第二,认为团队在建设期间切实做好了以课程建设和教材修订为主体内容的工作,大多数超额完成了项目申报时的任务规划;第三,认为团队对中国古代哲学课程的教学目的与目标的把握、具体的教学设计,紧扣了中国哲学的主流以及中医学的专业特色,打破历来以哲学史为主的知识传授模式,适合中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教材修订方面,乔教授认为整体体例设计很好,体现出了专业特色,建议在此基础上做一些具有内在统一性的深入探索,改变相关领域研究的零散化现象。

4.jpg

 

   李祥俊教授认为教学团队的中国哲学课程很有特色,定位准确:一方面中国哲学的定位是通识课程,让学生进入哲学的思考,另一方面,又注重更多地结合学生的中医专业进行讲解。第二,李教授鼓励团队成员在各个专题下展开探究式研究与教学,形成团队协作式教学模式,更深入地推动课程体系的教学深度。教材建设方面,已有的内容比较完备,契合中医药学的专业需求,李教授提示到,中国哲学的专业教学有哲学史和哲学专题两种教学方式,本团队主要采取的是哲学专题的方式,目前选择的专题与中医学专业结合较好,但问题是从中国哲学的整体角度看,目前的教材选题需要在绪论方面做出合理性论证;李教授还建议在专题上增加心性修养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在中国哲学体系中地位重要,而且与中医大医精诚、厚德济生的价值理念也具有内在的紧密关联。

5.jpg

 

   李良松教授认为团队带头人的领导能力及整个教学团队的协同合作都十分出色,整体建设完成优秀。李教授建议可以结合中医学生感兴趣的辨证论治、医德内涵重点阐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注意纠正学生将具体的经典原文和深层思想内容的割裂取向,尽量将两方面有效结合,让学生在更深层次上进行理解;在课程导论部分尽量全面概述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让学生有整体的概貌式了解,整体内容上既做到重点突出,又有血有肉。李教授特别指出,教学团队拓展、推进的《中国传统哲学概论》公选课非常有意义,可以让有兴趣的学生加深对中医药文化的整体了解,引发学生对中国哲学、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从而树立起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自信心。李教授还表示,愿意与中国古代哲学团队展开更多的合作,共同推动我校人文社科类教学体系的全面布局和纵深发展。  

6.jpg

 

   吴锦娟教授首先肯定了教学团队的发展壮大,尤其是项目规划到最后的完成情况,让人印象非常深刻,认为教学团队在教学改革方面的发展探索、在教学内容方面的拓展、调整、在教学方法方面的不断创新等等,做出了很大的成绩,比社科部的原有课程实力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吴教授指出,中医学专家的境界是发展到最后往往是会归到哲学层面进行探讨,整体上看我国学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素养方面缺乏培养基础,两方面结合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哲学基础》课程是非常必要的,我校中医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应该自觉补课。教学方式方面,吴教授建议注重文献引导,立足文献基础,注重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读懂学生,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7.jpg

 

   四位专家的指点全面细致、高屋建瓴,极大地开拓了教学团队的建设思路。随后,团队成员就教学过程和教材修订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向各位专家进行了请教,围绕学科的长远规划和发展、团队成员的自我提升、教学方法的改进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深入的讨论。最后,王梅红教授感谢四位专家给予宝贵的指导意见,各位专家“传经送宝”,老师们积极交流,使此次团队建设研讨会收获满满,不管是团队的整体的教研发展,还是团队教材修订方面,都有深刻的启示,为团队的下一步建设发展,尤其是教学方式的调整、教材修订、团队成员的协作等方面,激活了思维,明确了思路。

   通过此次会议的研讨,《中国古代哲学》教学团队进一步明确了课程建设的目标定位,下一步的发展将继续加强团队建设、拓展教研深度,争取更高水准的成果,整体提升团队的学术影响力,使中国古代哲学课程体系在我校学生的整体理论素养培育中发挥更大的实效作用。

 

撰稿:程旺;摄影:刘亚品;审稿:王梅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