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 > 科研成果

马晓慧:“两个结合”视域下中医哲学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教学探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庆祝大会上首次明确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下简称“两个结合”),并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我们要“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为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研究提供了巨大空间。中医哲学是在中国传统宇宙论、认识论与价值论的影响下所形成的对于人类生命现象、生命规律的哲理性认识,它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经过数千年的实践积累与理论淬炼,发展出极具东方思维特质的气本原的唯物论、诊断论治的辨证思维、实践精神,以及人本主义价值追求,这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相通性。促进中医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以下简称“原理课”)的融会贯通,对于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定文化自信,以及多维度发挥中医药文化的育人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1 中医哲学融入原理课教学的价值意蕴  

1.1 在原理课教学中践行“两个结合” 

任何一种思想文化的传播,必然伴随着与本土文化的对话与融合。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异质文化,能够在几千年传统文化主导下的中国得到广泛认可与肯定,一方面得益于其理论的普遍性与真理性,另一方面即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在运用过程中的具体化。毛泽东指出:“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他揭示出具体的马克思主义须“带着中国的特性”,即符合中国文化风格又具有中国文化内蕴,这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不仅要关注中国具体实际,还必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枝繁叶茂”,再次强调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要性。中医哲学系统地反映了中国传统唯物论、辩证思维与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代表。将中医哲学融入原理课,用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语言揭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容,让马克思主义理论获得中国化的表达方式,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互融互通,能够在原理课教学中很好地践行“两个结合”。 

1.2 用中医哲学涵养大学生文化自信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它所富含的中医哲学与智慧在现代社会日益彰显出巨大的思想魅力,成为民族文化自信的丰厚根基和大学生文化自信不可或缺的思想之源。毛泽东同志最早从文化自信的角度关注到中医药问题,认为中医药工作“是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的尊严、独立和提高民族自信的一部分工作”,并且将中国医药学定位为“伟大的宝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并多次化用中医的哲理化表达谈治国理政的智慧,进一步从文化角度凸显出中医哲学的重要性。当代大学教育中传统文化的缺失不仅导致青年群体盲目崇拜西方科学文化,甚至由于对中医哲学与中医药文化知之甚少而视其为伪科学。将中医哲学融入原理课,充分运用中医哲学与文化资源,让大学生从哲学角度了解中医,认识到中医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在契合性,体认中医哲学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是涵养与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 

1.3 充分发挥中医哲学育人功效 

中国传统哲学重视对人的研究,其哲学始终围绕人的存在与人的活动而展开,形成了中国哲学立足“成人”、关注人生的根本特质。中医哲学的许多命题本身既属于中医药基础理论的范畴,又是中国哲学的重要内容,是非常宝贵的育人资源。中医哲学以朴素唯物论与辨证思维为理论基础,将人放置于宇宙自然的大系统中,关注自然、四季、社会环境与人体健康之间的一体性关联,以人体生命循环为小系统,注重脏腑之间的平衡运行与阴阳之气的协调均平;在职业观上发扬儒家的道德哲学,追求大医精诚、以仁存心的医德风尚。这些内涵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习近平强调:“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将中医哲学融入原理课,深入挖掘中医哲学所蕴含的思想与智慧,探索中医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育人模式,帮助大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2 中医哲学融入原理课教学的内容结构 

中医哲学是中国哲学在传统医学领域的具体应用,它所具有的物质观、中医辨证思维、实践精神,以及中医哲学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唯物论、辩证法、实践观以及价值追求有着内在的相通性。相比于原理课理论内容的抽象性特征,中医哲学以人体生命为对象,在对生命现象的生动诠说中彰显其哲学内容,对于原理课教学具有重要的思想启迪和资源借鉴作用。 

2.1 中医气论与“形神”论融入马克思主义唯物论 

马克思主义立足现实世界,在传统唯物论的基础上发展出辩证唯物主义,提揭出世界的“物质”本原性与恒动性。中医药学以中国古代气化宇宙论为基础,提出“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的气化生命观。中医哲学强调“气”的本源性,认为无形而实存的“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生命的形成、发育与发展变化都是气之聚散“动而不息”的结果,从而以聚散变化的动态之“气”构建起中国传统生命观。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西美尼也曾提出“气”本原论,其理论注重以形式逻辑追溯出一个定在而无形的本体,对现实世界与生命少有关照。相较而言,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虽源于西方,却与中医气化生命观所体现的唯物精神更具相通性,二者皆彰显出对宇宙生命物质性与变动不居之本质的自觉。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中医哲学以体用论说明形神关系,提出形神一体观,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最佳回答。“形”即有形之躯,所谓“气合而有形”,其本质是物质性的气。“神”即精神生命活动之全体,所谓“两精相搏谓之神”,其基础是构成生命的精微物质。二者的关系被表述为“形者生之舍也”“ 神者生之制也”“ 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以生”,形体是生命的物质载体,精神是生命的活动主宰,形神一体不可分离。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物质第一性,精神意识活动依赖于物质并反映物质,常有人以此立场批评中国传统哲学是唯心主义,事实上从中医形神一体观可以看出中国传统哲学虽突出精神的作用,但却并不由此而否定世界的物质性。中医形神观认为形体是精神的物质基础,精神是形体的功能体现,二者从根本上是体用关系,这从中医哲学角度回应了哲学基本问题,能够具体而形象地诠释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总之,中医气论与“形神”关系论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关键环节,它以物质之“气”作为生命基础,并将人体之“形”“神”统一于物质,是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重要思想资源。 

2.2 中医辨证思维融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

恩格斯以“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来描述世界的“辩证图景”,突出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的基本特征,注重事物本身的客观联系及其变化发展。中医药学受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理念的影响,将人体生命置于宇宙天地的大系统中,通过仰观俯察发现人体生命运动与自然界运行周期、人类社会各项活动等的内在关联性,阐发“人身小宇宙,天地大宇宙”之理,由此建构起人与天地万物相互联系、同感共知的“天人合一”大生命观。中医药学认为人因天地之气合和而生,人体内之气能够与天地气化息息相通、协同联系。《黄帝内经》曰“春者天气始开,地气始泄,冻解冰释,水行经通,故人气在脉……”天地之冬春寒暑、晨昏昼夜发生变化,人体之气也会推动和调节脏腑机能,从而与不同时节的自然之气相适应,因而中医注重“因时养生”。饮食水谷也是由不同性质的自然之气所化生,通过“食气入胃”的具体过程,可以将自然之气的能量和信息带入人体,从而对身体生命产生影响,因而中医有“以食养生”说。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身份地位、社会环境以及心理情绪等社会性因素对身体的影响也被中医纳入关联体系中,提出“居处安静,无为惧惧,无为欣欣,婉然从物,或与不争”的生命修养论,以求达到生活上的无纷扰与精神上的无杂念,因而中医又有“情志养生”论。养生是中医“治未病”观念的生活化体现,它以发展的态势看待人体生命,强调预防为主,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提倡可持续的健康生活方式。中医药学立足于自然社会之大系统,将“天人合一”观念显化为人体身心与自然节气、饮食水谷、人类社会等天地万物同体同构、互相联系且有序发展的有机统一体,体现了辩证法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特征。 

毛泽东同志指出,“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中医药学以阴阳运动消长来描述生命运行机制及变化的根本原因。可以说,阴阳的对立统一是辩证法的中国式表达。《内经》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揭示出阴阳是自然界的规律与法则,是生命生长消亡、运动变化的内在本质,中医也充分运用阴阳理论来解释生理、病机,指导诊疗、养生。一方面阴阳互根互藏、相互依存,诊病要注重二者的统一性,所谓“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另一方面阴阳动态运动、互相转化,中医认为人体内的阴阳经脉互相交会贯通,存在物极必反的运行规律,所谓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中医治疗即是要根据阴阳互相转化的机理来调节气血运行,以重新实现体内阴阳平衡,恢复到“阴阳均平”的健康状态。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强调矛盾的斗争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医学精研阴阳消长转化之理,注重阴阳互相斗争制衡的同时,更突出阴阳统一合和的健康状态,这不仅体现了辩证法对立统一的精神实质,也体现出中医药文化更重统一性的辩证法性格。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特殊性体现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要求立足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来解决问题。中医以表里、寒热、虚实、阴阳等范畴把握病症,在把握矛盾对立统一关系的基础上强调对症下药与治病求本的辨证施治原则,善于在普遍性特征中研究疾病的特殊性。中医学有“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之分,即在施行治疗的过程中要根据疾病之表、之外的症状与体征的异同来把握疾病之里、之内的本质,从而因证立法,随法选方,采取差异化的治疗方式。同时,中医用标与本的范畴来概括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主次关系,在诊疗中优先采取“治病必求于本”的原则;而当标病的病势急、病情重时,应该先治标,采取兼顾标与本的诊疗方案。中医注重病人的体质特征、病情的特殊性与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强调因病制宜和治病求本的辨证论治原则,体现了矛盾特殊性原理在疾病诊疗中的应用,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典型例证。 

2.3 中医“观物取象”融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突出实践的本体性,认为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认识活动的基础。人在现象与本质浑然一体的客观世界中,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思维操作”,从而形成认识,并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这表明人的实践与认识一种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中医学“观物取象”取自《周易》,“物”指的是建基于人的社会实践过程的一切存在,通过对人的生活实践与感性经验的直观感知,对这些现象与存在进行观察、认知、抽象与提升,形成固定化的抽象感性模型,即“观物取象”的过程。中医阴阳学说、五行理论、中医四诊、中医脏腑形态以及养生功法中的五禽戏等,均属于“观物取象”的范畴,其理论基础即是现实的人的实践生活。中医学的理论与实践以“观物取象”为主要方法,通过实践活动中的观察、抽象与理论创新,来把握人体生命运动变化的本质与规律,并以此指导中医四诊及临床实践,体现了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过程。此外,由于中医学所产生的特定历史文化背景,其理论体系与诊疗方法的形成高度依赖于历代中医学家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前有神农尝百草,后有李时珍百般实验“穷究物理”、验证疗效,最终著成《本草纲目》以指导后世医学实践,体现了中医药学鲜明的实践精神。 

2.4 中医人本主义精神融入马克思主义价值理想 

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理想是人类自身的解放,而人类的解放最终表现为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所谓“解放”,首先,直接针对的是人被“异化”或“物化”的现实,自由与解放则是要使人成为人,让人回归人的生活。中医拒绝将人体“物化”,把人看作一个生命整体,这既包括人的身心统一体,也包括生长壮老的整个生命过程。在健康观上,中医强调人的健康状态应包含身体上的无病痛与精神上的无纷扰,倡导“恬淡无为”的养生观念,在外培植正气元气,在内涵养精气神,达到身体与精神的保全。在诊疗观上,中医是“治人”而不是“治病”,它批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诊疗方法,强调整体调理,让生命回归本来节奏与本然状态。其次,马克思主义认为人要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就需要不断摆脱自然、社会及自身的各种限制,以合乎规律的方式认识与改造世界。中医的“身心一体”与“天人一体”观是对生命规律的正确把握。它指导人应顺应天地运化之规律与四时寒暑,注重生、长、收、藏不同的生命发展过程,在生命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养生方式,以合乎外在自然规律与内在生命周期规律,从而获得人的自由与幸福。中医以人的生存与发展为核心,不仅注重疾病诊疗,更关注生命质量的提升,在这个意义上,中医是以人为本的生命医学,是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价值理想的具体表现。 

3 中医哲学融入原理课教学的原则路径 

3.1 中医哲学融入原理课的原则遵循 

中医哲学体系庞大、思想丰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拥有一套逻辑完整的教学体系,要在教学中将二者有机融合,应遵循以下原则:一要保持教学体系的完整性。中医哲学融入原理课应分清主次、合理选取,有针对性地融入相应章节,并保证在融入的同时保持原理课教学体系的完整性,使之丰富和完善。二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中医哲学融入原理课应契合课程章节核心问题,以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例如:第一章第二节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原理要求突出“斗争性”,因为“斗争性”是事物发展的动力,那么在教学中融入中医阴阳运动消长哲学时就应突出阴阳消长的永恒性,讲明中医虽然追求“阴阳均平”的和谐状态,但这是一种动态斗争中的和谐,从而与课程问题相切合。三要坚持价值导航的育人目标。中医哲学融入原理课应更好地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的价值目标,发挥好价值导航的功能。比如唯物论与辩证法是为了帮助学生塑造科学的世界观,认识论与实践观则是培育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那么中医哲学的融入也应服务于价值导航的育人目标,同时通过“中医”哲学的融入来涵养与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 

3.2 中医哲学融入原理课的实现路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是高校思政课的主干课程之一,该课程的突出特点在于逻辑的严密性与理论的抽象性,从而提升课程吸引力的难度较大。中医哲学则贴近生活与人体生命,蕴含有丰富的实践哲思与中医案例,具有很强的趣味性。用中医哲学调味出的理论与案例相映成趣的教学内容,是提升原理课吸引力、增强课堂趣味性,充分发挥中医药育人功效的重要途径。 

(1)利用中医哲学的实践哲思与案例证成“原理”。中医哲学蕴含有丰富的唯物论思想、辨证论治的思维特点、实践的精神以及人本主义的价值追求,这与原理课程体系有一定的吻合度,从中提炼出相应的哲思与案例,将中医哲学作为教学资源以论据的角色融入原理课对应章节,既能够保持教学体系的完整,又能精准对应教学问题,切合教学目标。例如:第一章第二节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这一部分,可融入中医“因时养生”“以食养生”和“情志养生”的相关内容,重点与学生讨论“时”“食”与“情志”所涉及的人的自然、饮食与社会处境等不同层面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与变化,其间引导学生打破思维界限,充分认识到这种影响的客观性,从哲学角度理解天人一体的中医生命观,进而确证客观世界的普遍联系性。案例融入不仅能充分运用中医哲学资源,而且能从“原理”角度反向印证中医理论的科学性,增强学生专业自信与文化自信。 

(2)善用中医哲学话语,实现从课程语言向教学语言的转换。话语是运用特定的语言符号来表达思想、观念的重要载体,不同学科领域具有不同的话语表达。中医哲学话语大多来自实践经验,相比于原理课程的理论话语,具有表达形象、趣味性强的特点,因而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与专业,也就更能获得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同。例如:“阴阳消长”是矛盾对立统一规律的中医哲学话语表达,“阴阳”的范畴突破了逻辑矛盾非此即彼的缺陷,天然地呈现出矛盾双方的辩证性,既形象又准确,彰显出中医哲学话语的天然优势。此外还有“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表达,“治病必求本”是抓主要矛盾的表达,“君臣佐使”是矛盾主次方面的表达,“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表达等。因此,中医哲学融入原理课要善用中医哲学调整话语表达方式,让学生感觉到“原理”离他们很“近”,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与实效性。 

(3)巧用实践教学配合课堂教学,实现教书与育人相结合。中医哲学不仅包括唯物论、辨证思维方法等内容,还包含深厚的道德修养与高超的人生境界,这是中医人生哲学的重要内容。在课堂之外,要充分利用实践课时,探索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一体两翼”的教学模式,设计与中医药文化相关的实践方案,例如:参观中医药博物馆、访谈国医大师、中医服务基层社区等实践方式,依靠学生的主动性与学习力,体悟与弘扬“大医精诚”精神,在实践中接受道德品行的修养与人生价值的熏陶。通过实践教学拓展课堂教学,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将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 

4 结语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医哲学虽根植于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但二者具有内在的相通性。充分挖掘中医哲学的丰富资源,在原理课教学中践行“两个结合”,对于提升教学的趣味性与实效性、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以及发挥中医哲学的育人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从目前教学效果来看,该方向的教学探索从一定程度把握住了学生的“需求痛点”,能够从“原理”的高度提升和强化学生的中医哲学思维,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与规范化,更好地发挥中医药育人功能。

刊载于《中医教育》2024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