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讲师著作《新时代生态文明视角下农村生态扶贫研究》出版

内容简介:

贫困问题是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因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反贫困领域取得了令人惊羡的成就,区域性整体贫困彻底解决,为全球减贫做出了巨大贡献。进入新时代,环境问题已然成为社会发展的突出短板,随着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更高,对生态产品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品质化。面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脱贫减贫的双重压力,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创新减贫方式,提出了生态扶贫的新模式。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832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彻底摆脱贫困,实现了千年小康梦。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做出了我国进入发展新阶段的科学论断,明确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定位。

新发展阶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阶段,也是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阶段。建设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既是在新的发展阶段,不断满足人民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时代应然,也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基本目标。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农村从普遍贫困走向全面小康,开启了全面振兴发展的新征程。当前,我国正处于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叠加推进的历史交汇期,生态扶贫脱贫成果巩固关系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全局。推动生态扶贫脱贫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关键在于构建生态扶贫脱贫成果巩固的返贫风险防控机制,促进脱贫地区经济、生态、民生有机互动。由此,脱贫地区要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双重目标,需要积极巩固拓展农村生态扶贫成果,防范返贫风险,推进农村走向绿色发展道路。

主编简介:

      王萍,法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乡村振兴及环境治理等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发表 CSSCI 及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

目录

第一章  导  论

第二章  新时代生态文明的基本理论问题 

第一节   新时代生态文明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新时代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新时代生态文明的思想借鉴 

第四节   新时代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第三章  新时代生态文明与农村生态扶贫的学理分析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农村生态扶贫的根本遵循  

第二节   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良性互动:农村生态扶贫的核心要义

第三节   生态文明建设与脱贫减贫双赢:农村生态扶贫的现实意义  

第四章  新时代生态文明与农村生态扶贫的实践分析 

第一节   新时代生态文明引领下农村生态扶贫的主要模式   

第二节   新时代生态文明引领下农村生态扶贫现实境遇   

第三节   全面小康后农村生态扶贫成果巩固中的返贫风险  

第五章  新时代生态文明视角下农村生态扶贫成果巩固的路径思考

第一节   培育生态文明价值观:农村生态扶贫成果巩固的思想前提   

第二节   建立统一协调机制:农村生态扶贫成果巩固的政治保证  

第三节   完善顶层设计:农村生态扶贫成果巩固的制度保障  

第四节   促进脱贫地区生态经济发展:农村生态扶贫成果巩固的基本进路   

第五节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农村生态扶贫成果巩固的内生动力 

结  语 

  • 版权所有©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京ICP备05004623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41号
  •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北京中医药大学良乡校区西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邮编:102488
  • 联系我们:mksoffice@126.com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