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院校简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6年,是国务院批准最早创办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 2015年(前身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社科部),统一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2018 年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20年获批第二批北京市重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单位,入选北京市委教育工委首批“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示范点”。
学院拥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党的建设和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等平台。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4个二级学科。在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和基本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医精诚等领域具有一定优势,彰显出行业院校特色。
教职工47人,拥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名,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中青年拔尖人才、上海市阳光学者1名,北京市新世纪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人选3名,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级教师2名,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扬帆资助计划”1名,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2名。
近几年新增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师研究专项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师研究专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项目以及北京社科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课题 40余项。出版专著、编著 20 余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红旗文稿》《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社会科学战线》等报刊发表文章 200 余篇。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马克思主义学院各方面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师资结构更为合理,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逐步提高,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明显提升,正日渐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基地、服务于中医药专门人才和全面参与人类健康事业的复合型人才思想政治素质及人文素养培养的学院。
二、招生计划与专业
2025年马克思主义学院拟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5个,目前有调剂名额4个。实际招生人数以最终确认录取人数为准。
目前我院有四个学科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三、调剂安排
我校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将于4月12日上午8点开通。请考生密切关注我校研招网的调剂信息动态和工作安排,及时在系统上提交申请,并按要求办理确认接收等手续。我院调剂复试工作于4月16日开始,调剂条件、程序及时间安排请见我校研究生院官网通知。
我校研究生院官网:http://yanjiusheng.bucm.edu.cn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
四、奖励政策
1.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双百奖学金”
按照《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新生奖学金、学术奖学金评定办法(试行)》(京教工【2016】20号)要求,北京市委教工委、市教委每年开展“双百奖学金”评审。
2.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生奖励基金
根据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关于开展高等学校优秀思政课教师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生奖励基金遴选工作的通知》,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生优秀奖学金。
3.学校奖学金
推荐免试入学的优秀硕士研究生第一学年奖学金按有关规定原则上可给予一等学业奖学金认定,其他学生奖学金覆盖率为80%。
4.研究生课题
马克思主义学院择优资助学生开展学术研究,支持学生参加相关学术会议、成果发表等。
联系地址:北京中医药大学良乡校区(西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18办公室
联系电话:010-53912340
联系人:杨老师,韩老师
邮箱:bucmmksz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