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新时代关于“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重要部署,2025年7月17日,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联合举办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集体备课会。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党委副书记边红、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李淑欣、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高中思政课教研员张晓艳,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邱仁富、副院长袁和静、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主任孙进宝、研究生思政课教研室主任刘亚品,以及来自北京师范大学良乡附中、北京市房山区实验中学、北京四中房山校区、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教师等30余人参会,会议由袁和静教授主持。
会议伊始,由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党委副书记边红致辞。她表示本次备课会是一个非常好的交流平台,聚焦党史中的理论与实践专题,大学与高中相邻阶段老师、教师与学生之间,针对性对课程内容进行研讨是破解学段壁垒、深化理论教育的有效探索,对房山区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在研讨环节,北京高校青年教师创新教研工作室负责人孙进宝和北京市学校思政课青年骨干教师“1+N”教研工作坊负责人孙振鹏 分别作了发言,他们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相关教学重点和难点,在通过与中学内容比对的基础上,就如何推进大学阶段与中学阶段教学内容有效衔接的问题进行了讲解。
在高中教师分享环节,来自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张晓艳老师、北师大良乡附中的董业亮老师、北京四中房山校区的张明月老师、房山实验中学的臧文君老师、北师大良乡附中的高静老师、北理工附属中学的姜喆老师分别分享了自己的教学设计与方法以及教学重难点;在学生分享阶段,来自北师大良乡附中的杨东睿、田壮、王紫菡、李梓文、杨子轩、庞伊帆,房山区实验中学李亭萱、李子玥、孟沛瑾等同学各自分享了在学习政治课过程中的方法与收获,也回应了思政课如何实现从高中到大学的有效衔接和递进问题,同时提出了在学习进程中的切身感悟和存在的困惑,为高中和大学思政课教师更好的开展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未来需要探索更好的方法来解决理论的完整衔接和学生的理解接受问题。
最后,邱仁富对会议进行了总结,他认为,邀请中学生参加高校与中学教师的备课会,倾听学生的声音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要,把握学情,进而不断调整我们的备课内容,扎实推动“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他强调,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坚持“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通过资源整合、师资共建、学段衔接,形成协同育人合力。未来,学院将进一步深化大中小思政课交流互动机制,形成思政教育的“纵向贯通”与“横向联动”,促进思政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会议由北京高校青年教师创新教研工作室和北京市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骨干教师‘1+N’教研工作坊共同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