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兼职新教师试讲暨全体教师工作会

“形势与政策”课是理论武装时效性、释疑解惑针对性、教育引导综合性都很强的一门思政课。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文件要求,不断加强“形势与政策”的教学研究,加强集体备课,增强教学效果。2025年7月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兼职新教师试讲暨全体教师工作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李玮、副院长袁和静,宣传部副部长赵娜作为评审专家出席会议,教研室全体专兼职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陈延秋主持。

图片

首先,教研室主任陈延秋老师对新教师积极报名和参与“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研究工作表示欢迎和感谢。随后,来自管理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三位专职辅导员作为遴选的新教师分别进行试讲。王妍老师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题,从“强塑国魂担当历史使命”“非凡成就彰显实践伟力”“坚定自信开启时代华章”三个方面进行了讲述;孟月老师重点讲授了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以及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主要内容;赵程博文老师以“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为题,对教育的三大属性和教育强国的“六大特质”进行了讲述。

图片

试讲结束后,评审专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巧和要求等方面,对三位老师的试讲进行了专业点评。她们既肯定了新教师授课方面的优点和亮点,也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改进意见和建议。李玮书记强调,思政课教学要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守好主阵地。同时还要选用官方数据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的权威性与规范性。赵娜副部长提出,教学要做好“备学生”,合理运用互动式教学法,带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袁和静副院长指出,“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也要深耕教学内容,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启发学生深入思考。

图片

随后,教研室主任陈延秋从授课形式、课时安排、课程管理等方面,对课程改革方案进行全面解读。专兼职教师结合自身课程教学经验,就课程改革后的教学与管理工作进行了交流和讨论,积极建言献策,为推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此次会议是推进“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改革的有力举措。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为契机,持续深化课程改革,不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切实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 版权所有©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京ICP备05004623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41号
  •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北京中医药大学良乡校区西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邮编:102488
  • 联系我们:mksoffice@126.com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