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院研究生风采丨何辰怡:向阳而生心愈灿,行稳致远志弥坚

何辰怡,中共党员,系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2022 级硕士研究生。

在校期间,何辰怡始终保持品学兼优的良好风貌,凭借优异表现先后获评优秀毕业生、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在学业与实践中,她亦成绩斐然,荣获国家奖学金,一等学业奖学金,大学生讲思政课校内一等奖。她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一站式” 学生社区功能型党委委员和研究生通讯社编辑,此前还曾担任班级生活委员兼安全委员、学院研究生宣讲团团长和读书会副会长等职务,在不同岗位上均认真负责,积极贡献力量。

即将毕业之际,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担当,何辰怡即将入职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校,开启人民教师的光荣职业生涯。

图片

心怀信仰,行之正确

受成长路上诸位良师的深远影响,何辰怡怀始终揣着成为一名优秀人民教师的坚定理想。在坚守这一理想的过程中,她深刻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塑造的关键作用。为此,她毅然选择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并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202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来,她始终秉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与饱满的工作热情,在岗位上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学生社区党建、支部文化宣传、志愿服务等工作中,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持续发挥先锋模范力量,赢得了师生群众的广泛认可与赞誉。

图片

(在党员报到站迎接2024级新生)

深耕学术,笃志科研

学术研究是一项细水长流的工作,需要把持之以恒变成一种习惯。谈及研究生阶段最大的收获,何辰怡说学术科研能力的提升是最显著、最珍贵的。她潜心研究学生德育评价,主持2项课题,以第一参与人的身份开展2项课题的研究,深耕于实证调查,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情况为科研基础。她积极拓展学术视野,5次参与学术会议,与全国马院学子共同探讨学习经验,交流学术研究。在读期间,她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4篇论文,在第二届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论坛的论文评选中获特等奖。在这一路的学术征程中,老师和编辑的鼓励如明灯照亮前行之路,让她坚定了在学术领域不断钻研的信心,在学术之路上稳步前行。

图片

(在第二届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论坛上汇报)

躬行实践,行之精彩

何辰怡不仅以卓越的学术科研为基,更以全面发展为翼,在她看来,优秀的人生当如星辰,每一面都熠熠生辉。在校期间,她担任多个学生干部职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200多小时。她始终坚持线上乡村支教,充分利用互联网来解决乡村孩子缺乏素质教育的问题,她说“通过电脑看到班级里50多个孩子们的笑脸时,再一次明白了教育的意义”。她积极参与理论宣讲,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将学术专长与思想引领有机结合。作为学院宣讲团团长,组织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学习会,走进北京新街口社区为居民讲述《回望百年党史,坚定历史自信》。以中医药文化传播为使命,组成“红心医道”志愿宣讲团,并入选全国大学生中医药文化宣讲团。此外,她还积极参加讲思政课比赛,主讲的《践行青春使命成就出彩人生》思政微课被推选参加第七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展示活动。通过这些经历,她更深刻地明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奋力走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赶考路”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使命与担当。

图片

(在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街道前公用社区宣讲) 

最后,何辰怡想对千千万万个拼搏的青年说:请勇敢地去体验、去经历、去创造!正如余华所言:“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成长途中,或许会有迷茫与彷徨,但她始终坚信,每一次抉择与经历都是铺就成长之路的基石,乐观与努力是成长永恒的主旋律。愿我们都能向阳而生,心灵愈发璀璨;行稳致远,志向更加坚定!

  • 版权所有©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京ICP备05004623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41号
  •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北京中医药大学良乡校区西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邮编:102488
  • 联系我们:mksoffice@126.com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