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专家齐聚“新时代公立中医医院党的建设”研讨会共话党建引领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2025年8月30日,由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及北京中医药大学党的建设与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二届“新时代公立中医医院党的建设”研讨会在上海召开。

与会专家认为,新时代公立中医医院党的建设研究应深度结合中医药事业发展实际,全面总结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实践经验,既传承中医药文化精髓,又创新党建工作模式,突出其引领性、实践性与协同性,为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服务“健康中国”战略提供坚实保障。对于如何深化公立中医医院党建工作的研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卢国慧提出四点建议:一是突出工作重点,围绕理论武装、加强党的领导、支部建设、反腐倡廉、文化铸魂等重点任务设计议题;二是突出问题导向,针对理论学用脱节、治理运行不畅、党建业务“两张皮”、全面从严治党压力传导不足等工作难点短板把脉开方;三是突出学科内涵,学习运用中共党史党建学的学科建设成果,总结提炼公立中医医院党建工作的基本规律与工作模式;四是突出务实对策,及时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加强宣传,形成示范。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王瑶琪从三个方面强调了加强公立中医医院党建工作的要求:一是要突出党建引领,把党的领导贯穿医院治理全链条,确保公益性方向不偏移;二是要树立问题导向,围绕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全生命周期服务供给、标准化人才培育等堵点痛点,以党建聚势破题;三是要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健全党委联系科室、骨干双向交流等制度,用考核评价、典型示范、制度创新实现同频共振。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上海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忻平表示,研究公立中医医院党建需以党史为鉴,科学把握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百年党史中,诸多偶然事件始终围绕坚守初心使命的必然趋势展开,这启示公立中医医院党建工作要在复杂形势下坚定方向,以党的坚强韧性推动中医药事业克服挑战、稳步前行。华东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丁晓强提出,加强公立医院党建,需强化党委领导,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效率,并坚持党员学习与反思机制,以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社会功能与组织优势。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对于加强公立中医医院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尹磊淼表示,公立中医医院党建是引领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需深度融入医院治理、服务与传承创新全过程。应围绕以党建坚守公益性、以“党建+”激活海派中医特色、以党建织密协同网络三个方向发力,通过党建联盟实现“岐黄之术”与“红色引擎”同频共振,让中医药服务更普惠、更具活力。上海中医药大学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陶思亮提出,加强公立中医医院党的建设是确保医院公益性本质的政治保障,更是破解医改难题的关键抓手。实践证明,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能够有效解决医疗质量提升、医德医风建设等核心问题,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组织保证和精神动力。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邱仁富认为,党建引领公立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建好人民满意医院、增进人民健康福祉的关键,坚持党建引领才能推动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中医药文化又赋能中医医院党的建设,两者是互相促进、互相成就的。公立中医医院党建既具有党建的一般特点,又具有中医药的独特性,要用好党的建设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提高公立中医医院党务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并结合中医医院的实际开展富有特色的党建工作,进一步挖掘中医药的独特价值理念、思维方法,推动公立中医医院党建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亲和力。山西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俊认为,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是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主阵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全面领导,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的根本保证,是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和坚强政治保障。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对于公立中医医院党建工作的特点,安徽中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董玉节指出,公立中医医院坚守“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和“以医德医风医道建设为灵魂”两大立场,坚持目标导向、价值导向、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以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为抓手,在“党建品牌打造、协同机制构建、中西医结合、红色赋能、数字化建设”五方面彰显了特色。北京中医药大学党的建设与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延秋表示,公立中医医院的党建工作具有独特的特点。它不仅肩负着引领公立中医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使命,而且还承载着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历史重任。唯有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方能进一步深化公立中医医院党建工作的研究,提高公立中医医院党建工作的效能。

图片图片

对于如何破解公立中医医院党建工作中的难题,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党委书记韩振蕴表示,要破解党建与业务“两张皮”难题,需从三方面发力:一是发挥公立医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作用;二是压实党建工作责任链条,落实党支部参与科室重大问题决策机制;三是构建党建与业务“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的联动机制,推动二者从“两张皮”转变为“一盘棋”。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院长杨睿表示,要通过加强政治建设确保医院发展方向与党的政策方针契合,强化组织建设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推动党建与智慧医疗研发、数据管理等业务深度融合,同时借助线上平台优化党建学习与患者就医流程,实现党建与医院发展同频共振。浙江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延隆表示,公立中医医院作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党的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发展方向、服务水平和人民健康福祉。围绕“党建引领”这一总体主线,不同医院的实践,要把握三对重要关系,要把握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关系,把握务实功与务虚功的关系,把握强自身和促融合的关系,持续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不断开创公立中医医院改革发展新局面,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图片图片图片

对于新时代加强公立中医医院党建工作的具体路径,安徽中医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聂久胜提出,公立中医医院应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支部联动落实”的党建格局。围绕优质资源扩容下沉,推进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深化“六亮”行动,依托互联网医院、智慧中药房和红色义诊车,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健康服务体系,彰显公益担当。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党委书记陆嘉惠提出,医院需以学习赋能巩固教育成果、强化基层党建通经活络、优化干部管理和人才建设,通过思政教育创新、品牌影响力扩大等特色做法,将党建优势转化为业务发展动能,展现中医医院的发展活力。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党委副书记刘子旺提出,要重视顶层设计,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全覆盖、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强化思想引领,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布局“3+3”大医疗部,在国家医学中心建设与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彰显党建价值。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闫英提出,应从政治领航把方向、思想领航促发展、组织领航强功能、作风领航提效能入手,辅以人才、青年、文化领航,构建人才生态体系、激发青年活力、传承优良文化,探索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新模式。三明中西医结合医院党委副书记赵宏表示,公立中医医院改革需坚持以民为本,以党建推动改革攻坚。优化医保基金使用减轻群众负担,进入健康管护阶段后强化预防与健康教育,优化医院收入结构、提升医护人员收入,同时加强党建与管理团队建设,全面提升群众满意度。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中医医院党委书记史浩表示,要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设立党员先锋岗,开展党建共建引才育才,构建“党建+战略、专科集群、中医药文化、医共体、运营服务”体系。陕西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窦红莉根据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发展经验,指出其党建引领作用体现在六个方面:狠抓学习,凭借思想引领铸就信仰;注重规范,强化组织建设以筑牢基础;突出引领,发挥党建示范以树立典范;搭建平台,创新工作模式以增添活力;彰显特色,推动主题党日活动多样化开展。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委委员、组织与人力资源部部长陶艳表示,可通过“总支牵头、支部联动、党群共创”的朗诵大赛等沉浸式党建活动,替代传统党课教育,挖掘人才充实微党课宣讲队伍,整合媒体资源提升传播效果,实现患者满意度与职工创作热情双提升。贵州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维民提出,党建引领需将组织与群众优势转化为发展与治理优势。要突出政治引领、组织覆盖、汇聚发展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机制引领,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同时正视职责不到位等挑战,将党建作为系统工程推进,实现医院资产稳固与高效运行。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对于中西医结合医院党建工作的特点和有效路径,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党委书记李伟表示,中西医结合医院发展需依托高校资源优势,以党建凝聚发展合力。要通过主题教育、反腐整治提升职工凝聚力,建设二级党校加强干部培养,聚焦学科专科建设提升中西医结合内涵,推动医工交叉、国际化合作与中药文化传播,打造具有高校特色的现代化中西医结合医院。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党委书记陈旭坚提出,中西医协同发展是国家战略与群众需求的共同指向,公立中医医院需以党建引领中西医协同管理。要倡导“共享无忧”文化,打造特色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学科专科建设与科研教学协同,同时加强国际合作、提升诊疗精准度,在机遇与挑战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图片图片

很多与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工作者针对如何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中医医院党建工作的结合纷纷提出了对策建议。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常滨毓提出,医学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应与医院加强党性研究合作,总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实践经验,共享研究成果,实现合作共赢,为中医医院党建提供理论支撑。上海健康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胡绪明提出,中医药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式现代化理念高度契合。医学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应将中医药哲学融入思政课,与附属医院、社区卫生中心合作建立实践案例库,探索思政教育与医疗实践深度融合,为中医医院党建与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上海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芳表示,论坛的召开和联盟的成立,深化了中医药院校和公立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关于中医药重要论述的学习理解,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和公立中医医院党务工作的深度结合,交流了各公立中医医院新时代党建工作的创新做法,对于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进一步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上海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徐海峰表示,中医精神与为人民服务的相通性,应通过挖掘邓多明家族医疗事迹、吕炳奎、李雪峰等抗战中医英雄故事,构建理论内核,开展调研、体验式学习及社会服务,增强学生使命感与专业自信。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本次研讨会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以“坚持党对公立医院的全面领导”为核心,系统探讨党建与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融合路径,既呼应了国家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强化公益性导向的要求,也契合传承创新中医药文化、筑牢人民健康屏障的时代使命。此次研讨会的成果,将进一步推动公立中医医院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坚实支撑,也为新时代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创新发展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 版权所有©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京ICP备05004623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41号
  •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北京中医药大学良乡校区西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邮编:102488
  • 联系我们:mksoffice@126.com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