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春在信仰与行动中闪耀——马克思主义学院“阳光宣讲”学生榜样事迹

为展现我校学生奋发图强、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激励同学们挑战自我、担当作为,在学工部(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指导下,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月-4月开展了三场“阳光宣讲”,邀请了具有榜样引领作用的同学为在校生分享他们在基层就业、学术探索、军旅锤炼等各个领域中的事迹。今天,让我们一同领略三位马理论研究生的青春风采!

一、西部计划工作者——刘媛琦:以脚步丈量信仰的温度

刘媛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届毕业生,毕业之际通过西部计划考核,目前任职于重庆市涪陵区团委。在宣讲会上,刘媛琦结合自身经历,详细介绍了西部计划的具体情况和报名须知,鼓励师弟师妹们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可多了解如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科研助理等政策性岗位,选择适合自己的去向。她分享了自己在基层从事青年工作的日常,讲述自己如何在工作中提升能力,锤炼良好的心态。她表示,基层是理论落地的地方,只有俯下身去倾听,才能让马克思主义的种子在乡土中生根发芽。面对师弟师妹们提出的困惑,她坦言:“人生是旷野,一定要多去体验和思考。”

二、国奖获得者——何辰怡:用理论照亮时代的追问

何辰怡,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在学术的道路上,她始终保持着严谨的态度和求真的精神,聚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实践,多篇论文被核心期刊收录。在宣讲会上,何辰怡同学从学术科研、实践活动、求职备考三方面分享经验,给同学们提供了很多实用的资料和技巧,树立了很好的榜样示范作用。在学术的锻炼中,何辰怡同学表示:“在反复推翻论文框架、多次失败后,我逐渐理解‘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真意,学术探索需要耐住寂寞,而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这要求我们在日常积累中保持敏锐与执着。”她坦言,获得国奖只是对过去努力的肯定,未来的路还很长,她将继续努力,以人民教师的身份,用学术之光点亮更多人的梦想之路。

三、退役大学生士兵——孔澳港:从迷彩绿到马院红,初心不改

孔澳港,我院第一名入伍大学生士兵,退役复学后,他将军营中锤炼出的“能吃苦、敢担当”的品格融入学习生活,积极发挥榜样作用,荣获“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退役大学生士兵”称号。在宣讲会上,孔澳港围绕“懂得珍惜,做一名心存敬畏、知道进退的好党员”“学会感恩,做一名眼里有光、心中有爱的新青年”“热爱生活,做一名脚踏实地、阳光健康的研究生”三个方面展开讲述。他表示:“军营教会我‘敬畏纪律、敢于担当’,马院教会我‘心怀信仰、情系人民’,二者结合让我懂得新时代青年既要以军人的坚韧脚踏实地,也要以马克思主义者的胸怀心怀星辰。”

三位同学有着不同的青春轨迹,无论是扎根基层、深耕学术,还是携笔从戎,马克思主义信仰始终是照亮前路的火炬,指引我们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做脚踏实地的“行动派”。让我们以他们为榜样,在“人生是旷野”的探索中锚定方向,让青春在“俯下身倾听人民”的实践中、在“坐得住冷板凳”的坚守中、在“敢担当敢冲锋”的淬炼中绽放光芒!

  • 版权所有©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京ICP备05004623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41号
  •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北京中医药大学良乡校区西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邮编:102488
  • 联系我们:mksoffice@126.com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