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组织开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见学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红色基因、锤炼党性修养,在“九一八”事变爆发93周年之际,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于2025年9月18日组织师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一行40余人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七·七事变弹坑遗址和卢沟桥历史博物馆开展见学活动。

图片

9月18日上午,师生们抵达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进行参观。馆内丰富的历史文物、详实的文献资料、生动的影像片段,全方位展现了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的14年艰辛历程。在“日军侵华罪行”展区,泛黄的家书、残破的武器、定格苦难的照片,让党员们直观感受到侵略者的残暴与人民的苦难;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展区,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战役的场景复原,以及抗日英雄杨靖宇、赵一曼等的事迹介绍,又让大家深刻体会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参观过程中,党员们驻足凝视、认真聆听讲解。

在七·七事变弹坑遗址现场,一处处清晰可见的弹坑痕迹,静静诉说着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时的激烈战况,这里是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重要历史见证。师生们俯身观察弹坑,触摸着历经岁月沧桑的城墙,仿佛能听到当年战士们的呐喊与枪炮的轰鸣。“这些弹坑不是普通的痕迹,而是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伤痕记忆’,更是我们铭记历史、警钟长鸣的‘活教材’。”一位党员同志在参观后动情地说。

图片

9月18日下午,师生们来到北京赤脚医生主题展。该展览以“永不褪色的足迹”为主题,通过实物展陈、图文展示、影音资料和场景还原,系统呈现了中国赤脚医生群体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医药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图片

随后,师生们共同参观了卢沟桥历史博物馆。该博物馆以“卢沟桥与七七事变”为核心,通过实物展品、历史图片、多媒体互动等形式,系统梳理了卢沟桥的历史沿革,以及其在抗日战争中承载的重要历史意义。从卢沟桥的建筑特色到“卢沟晓月”的文化内涵,从七七事变的爆发细节到全民族抗战的兴起,党员们在馆内沿着历史脉络深入学习,进一步理解了“卢沟桥事变”为何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图片

此次主题党建见学活动,不仅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通过组织此次活动,旨在让党员们在实地参观中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进一步增强党性修养和爱国情怀,激励党员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为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和国家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 版权所有©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京ICP备05004623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41号
  •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北京中医药大学良乡校区西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邮编:102488
  • 联系我们:mksoffice@126.com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