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赵中国教授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5年第4期转载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赵中国教授的学术文章《关于易学为中国哲学新发展作出贡献的三项基础思考》。该文原刊于《周易研究》2024年第6期。

66.png

图片

文章认为,易学能够为中国哲学新发展作出贡献,但亦需围绕它明确三项基础思考:第一,易学是中国哲学新发展的一项重要思想资源,其内蕴的生生哲学、太极哲学、乾坤哲学、神道论、道性论、道器论等六种重要思想已经构成了中国哲学新发展不容忽视的中国传统天人之学的思想基础。第二,对中国哲学新发展来说,易学并非唯一的重要思想资源。易学只是思潮之一,单一扁平化地理解传统文化与先贤的思想世界是有问题的,由此推动中国哲学新发展也是存在问题的。第三,只有通过哲学学者的哲学创作,易学才能真实焕发新生。理想的中国哲学创作应当具有五种特征:在兴趣的基础上展开;融合经典资源视域、思想对话资源视域、宇宙存在与人类社会视域、现代文化视域等四种视域;解释宇宙存在根源问题,具有形上学思想空间;自觉中国道统;成果能够成为消解困惑、滋养心灵、安顿精神的思想选项之一。笃实的哲学创作是包蕴博学、深思、会通、解释、凝一等五个环节的实践过程。只有解决了易学作出贡献的诸种基础性问题,才能真正促成易学为中国哲学新发展作出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是择优推介人文社会科学重要研究成果的文摘类期刊。学术背景深厚,涵盖范围广泛,强调学术品位,突出问题意识,倡导理论创新,兼及新知趣味。在广泛收集、严格筛选和着意梳理信息的基础上,已形成集学术性、前瞻性、批判性、对策性为有机整体的鲜明风格,是了解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重要窗口,被学术界称为“三大学术文摘”之一。

  • 版权所有©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京ICP备05004623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41号
  •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北京中医药大学良乡校区西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邮编:102488
  • 联系我们:mksoffice@126.com
官方微信